东方教育时报 | 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

2018-03-29

为了培育既具有深厚民族传统文化精髓又有宽广国际视野的未来社会精英。2013年11月,知名学者鲍鹏山在浦东图书馆成立“浦江学堂”。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在5年的探索时间里,“浦江学堂”受到越来越多家长的认可,也受到越来越高的社会关注度。近日,记者采访了鲍鹏山教授,他向记者阐述了自己对“为什么要读经典”这个问题的观点。


微信图片_20180329125532.jpg

问:近年来“国学热”持续升温,您认为为什么会产生“国学热”这种现象?

鲍鹏山:从哲学的角度来看,我认为产生“国学热”这种现象是历史的必然。今天,我们的教育里有数学、物理、化学、地理、自然等现代科学技术的内容,这是跟古代传统教育相比进步的地方。但是,以《论语》为代表的儒家经典可以说是我们公共道德信仰的基石所在。除了儒家经典教育以外,中国传统社会生活里,还特别强调各种各样的礼仪,婚丧嫁娶、节气时令、种种民间礼仪的背后也都承载着文化的价值。我们不能因此而把古代传统教育的优势丢了,因为那是教育的根本所在。但是,因为历史原因,我们在教育上“断”了我们的根,没有让我们的孩子在学习能力最强的的时候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不让他们读那些有深度、有高度、有广度的著作,这对他们的影响是深远的。其实,传统文化中的“仁义礼智信”,每一个概念的背后,都蕴含着深刻的思想。这些思想,是对整个人类文明和人类道德使命的思考。现在社会上出现的各种奇怪的现象让我们开始反思现在的教育中缺失的东西,所以就会产生“国学热”。

“国学热”现象产生的另一个原因是现阶段中国的发展需要树立自己的文化自信。近几十年中国的快速发展,让它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经济建设取得快速发展的同时,我们的文化发展却没有齐头并进。这导致中国在国际社会的文化影响力远远没有经济大。一个真正强大的国家必须要有自己的文化立足点。因此,当中国经济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时候,必然要求文化有相应的发展,否则会影响中国未来的发展。

微信图片_20180329125536.jpg


问:那在您看来什么是“经典”呢?

鲍鹏山:经典肯定是自人类有史以来所传承下来的东西。它包含有两个概念,一个是本民族文化的经典。人们之所以要读本民族的文化经典,一是为了文化传承,二是为了提高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民族凝聚力。另一个“经典”是指全人类文化的经典,比如柏拉图、苏格拉底、康德等这些影响人类文化进程的西方人文巨匠,他们是人类精神家园的宝贵财富,值得所有人去反复读、反复研究。因此,教育必须立足于读经典!那么,如何判断一部著作的文化价值呢?我认为第一个标准是要判断这部著作曾经延续过多长时间,比如《论语》从孔子到现在已经盛行了2000多年,它所蕴含的哲理经历了历史的考验;第二个标准就是它还会传承多久。举个例子,三十年前,一个人在读《红楼梦》,另一个人在读一本畅销书;三十年后,读《红楼梦》的人还能找到和他一起能够探讨、交流《红楼梦》的人,但是读畅销书的那个人可能根本找不到人来和他对话,这就是差别。经典可以陪伴人的终身,让人终生受益,而有些东西只能在某个阶段陪伴你。一个人受教育的时间是非常有限的,在这段有限的时间里更是要读经典,读那些经得起时间考验的著作。

问: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呢?

鲍鹏山:经典作为“文化”的一种代表,其最重要的载体是文化经典及其包含的文化知识和价值观论述。文化经典是教育最重要、最适用、成本最低而效用最高的教育资源。它们是“人文教育”的最重要形式和保障。人文教育必立足而不限于传统文化经典的传授。无文化经典的传授,就没有真正意义的人文教育。从人的角度言,没有人文教育,就不是人的教育。不是人的教育,就必将教出高学历的野蛮人。“手艺”或许高超,人格其实卑下。从民族的角度言,没有本民族文化经典的传授,就没有民族文化传承。没有民族文化传承,就不可能有认同民族文化的子孙后代。没有认同本民族文化的子孙后代,民族就涣散为乌合之众,侏儒之群,就不可能国祚永继。

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作为教育资源有无可比拟、也无可替代的价值,因为它们是三种体系:知识体系、价值体系和文化体系。举个例子,《论语》第一章总共20篇,第一篇《学而篇》,总共16则,去掉标点符号,492个字。首先,先看其知识体系。从历史知识来讲,有孔子、曾子、子贡、子夏等历史人物;有礼、仁、信、孝、悌、忠等文化概念;还有姓、名、字、号、谥……这些称谓知识。从语言积累讲,有巧言令色、三省吾身、言而有信等等成语;还有终身能用的名言警句,如:“学而时习之”有朋自远方来”“人不知而不愠”等等。

其次,再看价值体系。《论语》一书,不外乎讲“三好”:好人(人生)、好政治、好社会。关于做人,它讲到:“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人不知而不愠”“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关于政治,它提倡“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关于社会:它讲到“礼之用,和为贵”。

DSC05489.jpg


最后看看经典中的文化体系。任何经典,都属于一种文化体系。比如,《论语》就属于中华文化体系,而《圣经》则属于西方文化体系。文化经典最重要的文化功能是文化认同的培养。我们之所以讲“文化认同”是因为从个人角度讲,有文化认同才使人有精神归属感;从民族角度讲,有文化认同才能形成民族凝聚力。一个人的最后安身立命之处就是精神归属感。一个民族的最后力量就是因文化认同而来的凝聚力。

问:我们现在该如何读“经典”?读经典是否存在“扬弃”这个问题?

鲍鹏山:2013年,我创办了浦江学堂,作为一个公益性的组织,它自成立以来一直坚持让孩子们读经典原著,五年来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可和越来越高的社会关注度。我认为我们在给孩子传授传统经典文化方面的一些做法或许可以为更多的人读经典提供一些借鉴。首先,注重读经典的完整性,比如学堂里的孩子们读《论语》就是读《论语》原著。《论语》整部作品五百多则,一万多字,他们都是一则一则全部读完之后再去读下一本书。第二是注重读经典的系统性。学堂里孩子们读书的内容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六祖坛经》,这六本书代表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对这些书的阅读可以初步帮助他们建立一种中国传统文化体系。我认为,一个人所读的书要形成一个文化体系,这样才能建构一个文化框架。有的人一会儿读《论语》,一会儿读英国的推理小说,一会儿又去都童话故事......这样读下来就不能形成一个体系。就像一个房子的建立需要天花板、地板和四面墙这六个板块,但是反过来是不是有了六个板块就一定能建成一个房子呢?这是不一定的。因为要建成房子的六个板块必须有机地连接在一起,才能形成一个整体,这就是读经典的系统性。最后就是还要注重读经典的次序。浦江学堂的教学顺序就是《论语》《孟子》《大学》《中庸》《道德经》《六祖坛经》,这个顺序是不能变的。这种教学上的安排一方面是根据孩子的认知而设定的。比如,《论语》对孩子来讲很形象,有故事、有典故比较好理解,所以,他们最先读的是《论语》,而《道德经》相对来讲比较抽象,不容易理解,所以就后读。另一个依据就是根据中国文化的结构。中国文化讲儒道释”三大块。先立根本,先“养正”,就是让孩子们先明辨是非,懂规则之后,在“培大”,让他讲宽容。这既是受教育者认知的次序决定的,也是教育目标和成长发育的次序决定的,要先“正”到“大”。

微信图片_20180329125547.jpg


从哲学上讲,我们在继承传统文化的时候,要“去其糟粕,取其精华”这是正确的,但是从科学的角度来讲,这是行不通的。什么是糟粕?什么是精华?这个判定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变化的。比如,三十年前我们认为是“糟粕”的东西,现在可能变成了“精华”,而今天被认为是“精华”的东西,过几年又成了“糟粕”。所以,文化经典就在那里,你“取”或“不取”,它都在那里,不论是“继承”还是“抛弃”,它也在那里。继承还是抛弃这是个自然的过程,所以,读经典就是要读经典的完整性。同样一句话对不同的人意义不同,当你觉得它有用的时候自然就会吸收,无用的时候自然就“无视”它了。


分享